上星期去了趟深圳回来后心里一向酸溜溜的普通人实在体验版!
产品介绍
-
从深圳北站坐4号线去福田,其时正好是晚顶峰。站台上整整齐齐排着三条队,穿白衬衫的上班族、背帆布包的、还有拖着买菜车的大爷大妈,竟然全在垂头玩手机!我悄悄瞄了眼周围小哥的屏幕,好家伙正在看《庆余年2》呢,这网速比我老家wifi都快。更绝的是列车到站时,所有人都自发地让下车的人先走,底子不必保安拿着大喇叭喊。
车厢里蓝白配色的座椅亮得能照镜子,我特意摸了下扶手杆,连半点黏糊糊的手汗都没有。最让我震动的是换乘岗厦北站,那个像银河战舰似的穹顶下面,竟然有人蹲在地上用纸巾擦散落的奶茶,周围便利店小妹立马递来拖把——这要是在咱们县城,早被后边的人踩成地图了。
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去白石洲寻食,七拐八拐的巷子里飘着肠粉香。穿戴拖鞋的房东阿姨正拿着高压水枪冲青石板路,看见我摄影还笑着用广普说:靓仔要拍就拍洁净点的啦!回头就看见肠粉店老板把装酱料的一次性碗换成不锈钢的,墙上贴着环保补助每月300块的告示。
走到南新路转角处,三个穿橙色马甲的环卫工坐在树荫下啃包子。我靠近看他们的三轮车,废物分类做得比我家冰箱还精密:厨余废物袋上绑着防漏网,可回收筐里易拉罐都被踩扁了,有害废物箱竟然用密码锁锁着!这阵仗把我老家干物业的二叔叫来都得傻眼。
正午晃到科技园,原本想看看传说中的鹅厂大楼,成果被方圆两公里内的美食街勾了魂。腾讯大厦后巷的牛杂煲小店,西装革履的程序员和穿工装的保洁阿姨拼桌吃饭,塑料凳上垫着防油污的旧报纸。最绝的是绿化带边的废物桶,六个分类口上方装着太阳能灭蚊灯,苍蝇都没当地落脚。
下午在深圳湾公园散步,看见穿AJ的小伙子折腰捡矿泉水瓶,他手里还拎着爱马仕的包装袋呢!长椅上一对老夫妻在用粤语吵架,吵完老头从帆布袋掏出折叠簸箕,把瓜子壳扫得干洁净净。我坐在周围啃冰淇淋都不敢乱扔木棍,最终攥着走了半公里找到废物桶——成果发现树干上就绑着迷你废物袋!
晚上十点跟朋友约在车公庙吃宵夜,路过全家便利店时被惊到了。穿戴睡衣的姑娘在买面膜,周围程序员容貌的男生在热便利,最里头竟然有俩外国人在用自助咖啡机!收银台贴着免费充电雨伞租赁的标识,让我想起老家超市八点就关门的卷帘门。
吃完砂锅粥出来现已清晨一点,街边竟然有环卫车在作业。戴着降噪耳机的清洁工开着迷你冲洗车,把大排档门口的地上冲得反光。滴滴司机跟我说,这些德国进口的清洁车带恒温体系,夏天作业还能吹空调——好家伙,这待遇比我办公室都强!
第三天特意去了趟华强北,满大街举着手机直播的主播让我恍如隔世。卖无人机的档口老板用三种言语切换着砍价,近邻贴膜小哥的货摊上竟然挂着本科毕业的牌子。最绝的是赛格广场厕所,戴白手套的阿姨在镜子上贴了便签:如需针线包请按铃,这服务比我住过的五星酒店都周到。
下午在华裔城构思园闲逛时,亲眼看见穿汉服的小姐姐蹲在墙角擦掉墙上的涂鸦。园区保安不是常见的凶巴巴大叔,而是会提示游客:前面转角咖啡馆有免费柠檬水哦。路过OCT的废物分类站时,三个金发碧眼的老外在研讨怎样扔珍珠奶茶杯,志愿者小妹用英语解说塑料盖和纸杯要分隔时,我忽然觉得这座城市魔幻得心爱。
回程那天在宝安机场过安检,前面大叔保温杯里有茶水,他竟然自己跑到饮水机倒掉才回来。过完安检发现手机落筐里了,折回去时看见安检小妹举着手机问:这是谁的iPhone呀?锁屏是只柴犬的!机场书店里,穿校服的中学生坐在地上翻《深圳天然笔记》,店员不光没赶人,还给他倒了杯水。
飞机起飞时望着下面漫山遍野的灯火,忽然想起城中村阿婆说的那句:深圳啊,是扫地阿姨都会说唔该(有劳)的当地。现在总算理解,为什么那么多深漂嘴上诉苦房价高,却死活不愿脱离这座城市。这儿每个人都在较着劲把日子过面子,连废物桶都要擦得锃亮——这种活法,的确让人仰慕得心里发酸啊!
小米SU7事端五大疑点待解!多位专家深度解析:物理按键很有必要保存,AEB未触发未必因间隔较短
新消费日报 美团王兴宣告多项安排调整和人员录用;多家品牌首饰金价打破960元/克……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年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错的世界节律
宝宝的眼里都是惧怕,动也不敢动哭也不敢哭,宝宝:也不知道后边是什么动物